找到相关内容16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藏文化特性论探(上)

    散发开来。他感到腿开始略有些发软,随即自己的头脑也略有些晕眩,但这种晕眩并未使他产生恐惧感,反而令他感到了一种惬意。他心里想,这可能是神送来的好东西。然后他走起路来踉踉跄跄,他发现自己的步态很优美,山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83459065.html
  • 佛教法师和当代心理学的对话(1)

    远离掉巫术魅力的笼罩范围,地狱的恐怖色彩也愈来愈淡化了。现在大概是民间鸾堂的善书,还继续用这种堕入地狱的恐惧感来警戒人行善。佛教则托「理性化」之福,可以直接从胜义谛的角度,来谈六道轮回的象征意义,不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43559967.html
  • 话说佛教之二

    其实佛教说的苦是泛指一切的逼迫,因为那么多的逼迫,所以我们就产生了恐惧感、孤独感,这就是苦了。具体的解释很是罗嗦,它把苦分成二苦、三苦、四苦、八苦等等。二苦是内苦、外苦。所谓内苦是生命体的苦,有生理机体...

    刚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72864924.html
  • 宗教神学归根结底是一种人学——《宗教思想家论人生》总序

    观念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。但是,所谓神灵,不管是半人半兽的神灵,还是完全人形的和完全人性的神灵,说到底,无非是人的一种神格化。再如,所谓宗教情感,不管是恐惧感、敬畏感,还是依赖感、负罪感、神圣感、卑微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05665023.html
  • 中国当代佛教文学研究初步评介

    出现在北魏,《洛阳伽蓝记》中是最早出现以阎罗王这名词取代泰山府君。   (6)从冥界游行回来的人,描写为不是英雄,而是对来世怀有恐惧感的人。虔诚的信仰,加上想像力,产生的就只限于因果报应不爽的故事。 ...

    丁敏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1265202.html
  • 简说儒佛道三教在形神观上的融合与纷争

    报应之说,莫不矍然自失,有着十分恐惧感的,在社会上有着很大的影响。佛教宣扬生死轮回,因果报应,这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,确是一种新思想。中国人讲福善祸淫,积善之家必有余庆,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,但只讲自身受报...

    许抗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64865372.html
  • 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与21世纪

    必死的局限、痛苦、贫贱、短命构成相对关系。  生与死的冲突,贫与富、贵与贱的冲突,哀与乐、善与恶的冲突,对人生生命构成一种精神上的压抑与紧逼,因而产生恐惧感、孤独感、疏离感、使人的精神与心理失去平衡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70770388.html
  • 禅与东西文化──思维角度的检视

    壮丽,但内里病则与日俱长。人的孤独感、恐惧感、忧虑感空前严重,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完全崩坏。试想:人对自己都不认得,还能相信别人吗?所以只有金钱、只有增加拥有纔可靠。现代人已经完全丧失精神生活,只余下了可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34570585.html
  • 延寿、宗密“禅教合一”论之歧义

    ,得以继续传播,寺院经济也有所发展。但是,它并没有从会昌法难的阴影中完全走出来,而周世宗的废佛之举则进一步加剧了佛教本有的危机感、恐惧感。  有宋一代(960—1279),赵宋王朝并没有完全终结后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181973059.html
  • 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(第二集)

    过芭芭拉的脸。结果就在那个时候,芭芭拉就觉得从心里产生一种巨大的恐惧感,对鸟的恐惧。自从那天以后,芭芭拉就每逢见到鸟都非常的害怕。所以每逢她出门的时候,总是在窗户里看看外面有没有鸟,如果有鸟她都不敢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20776967.html